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下一站,双柳!

    信息发布者:xinbachong
    2018-04-27 23:40:21    来源:阳逻在线   转载

    2018年4月26日,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在湖北武汉举行成立大会,国家有关部委、军方、地方政府,航天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媒体领域的80余家单位代表出席,共同见证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刻。


    直击大会现场



    致开幕词

    二院张忠阳院长主持成立大会并致开幕词,介绍了公司成立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张忠阳表示,商业航天作为航天领域中适配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探索,已在全世界航天界掀起广泛浪潮。中国航天科工作为中国航天的领军企业之一,积累了丰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成果优势,面对商业航天的巨大契机与广阔挑战,必将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谱写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公司战略规划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东明介绍了公司概况和发展规划,表示公司的成立是在建设航天强国奋斗目标、国家构建航天强国路线图的背景下,立足“三个服务”,即主动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的需求相衔接,坚持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成立的。


    公司愿景

    打造国际一流空间产业公司

    发展思路

    一主两翼四支撑


    公司将秉承奋斗 创新 引领 共赢的精神,在探索空间领域的道路上,勇当开拓者、引领者和搏击者,全面牵引和带动我国空间工程领域产品、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发展。

    现场签约


    仪式上,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宝代表公司与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代表陈晓红副区长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后续,双方将本着诚信、友好、互利、合作的原则共同打造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各方领导寄语 

    武汉市政府董广利副秘书长指出,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发展、航天强国战略的武汉机遇、武汉使命。空间公司作为第一批入驻产业基地的项目,必将有力助推我国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周雁飞副总师认为,航天科工作为我国航天重要的主力军,一直以来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国航天进入新时代的特殊历史阶段,科工集团以创新的思维、雄厚的基础成立了商业航天公司,正如他们所说是奋斗创新、引领共赢。他希望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秉承扎实的基础,继续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支持下,在科工集团的引领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科工侯秀峰董事会秘书指出,航天科工决策成立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是航天科工推动商业航天发展,推动卫星制造、运营、应用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战略成果。他希望空间公司作为航天科工空间工程领域的总体部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在集团公司商业航天发展的统筹布局下,深化技术整合、强化多维协同创新,加强融合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前行。


    参观产业基地

    成立大会上,与会嘉宾还听取了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参观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对于公司主营产品、武汉总部布局有了深入了解。未来,公司将以核心产业为引领,拉动更加多元的社会资源投入,促进产业基地整体发展。

    缘定   心系国防与民生


    建设航天强国奋斗目标,航天科工作为国家战略性的高科技产业,肩负着富国强军的使命,而军民融合则是体现这一责任和使命的有效途径。


    为此,航天科工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提出发展商业航天,把航天技术回馈社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由此,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虽然是新生公司,空间公司却不是行业新手。


    早在2011年,航天科工二院便成立了空间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利用航天技术的技术优势,发展空间技术。这便是空间公司的前身。此后,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经历了二院、集团的空间工程总体部的发展,最终于2017年12月,注册成为独立法人进行公司化运作,从而更加接近市场体制。


    “6年多的技术积累,让空间公司具备了完整的卫星总体设计研发的能力,在结构、热控等核心专业领域取得了深厚的积淀和丰硕的成果”。空间公司董事长吕东明介绍道。

    深耕   梦想与战略并重


    世界范围内,商业航天是一个公认的难题。空间公司深知发展商业航天,不仅需要技术、研发、人才、制造等组合支撑的产业链,更需要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商业链条,为此,提出了“一主、两翼、四支撑”的发展思路。


    在商业航天领域,空间公司将努力构建通信和遥感卫星为代表的,具有低成本、高价值特色的商业航天产品与应用服务体系,即“虹云工程”。


    虹云工程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建立基于小卫星的低轨宽带互联网接入系统,它具备通信、导航和遥感一体化、全球覆盖、系统自主可控的特点,以其极低的通信延时、极高的频率复用率实现全球覆盖。


    微纳卫星也是空间公司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总经理邹广宝看来,以小卫星组成星座来替代大型卫星,不仅可以降低卫星成本,还具有快速部署、定制化服务等优势。“微纳卫星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商业航天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不久的将来,企业和个人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卫星。”他说。


    空间公司还将着力发展具有颠覆性的空间技术,比如低成本的载人航天技术,并推动实现产业化发展。当前,空间公司正在研制柔性天地往返飞行器。这个飞行器的诞生将推动载人航天的商业化,对太空旅游、空间育种等太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   自身与多方共赢


    发展商业航天,必须集众人之力,不断突破着传统航天的‘围墙’,将航天科工打造成一个‘社会的总体院、社会的总体部、社会的总装厂’,这是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商业航天概念,也是空间公司的发展理念。


    空间公司按照“牵头是硬道理、成功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建设“产品维”“研发维”“应用维”“应用服务维”“资产维”“建设维”等六维合作伙伴,打造集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产业生态圈并持续发力。


    率先入驻武汉产业基地,以“聚合、开放、共享、创新、普惠”为理念,竭力牵引航天产业园建设,以规模化卫星制造为基础打造卫星产业生态,形成年产百颗卫星的生产制造能力,直接创造百亿产值,间接拉动千亿行业;


    联合多家研究所、高校、商业航天公司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致力于实现多元化技术来源、多层次技术应用,并搭建突出原始创新与再创新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改变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发展方式,借助多层级资本市场力量,与各类型资本和上市公司组建联合财团,进行结构化设计,打造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联动的组合投资模式”,构建“航天+金融”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坐在飞机上,可以随手下载想看的电影;置身荒漠海疆中,仍可与千里之外传递音讯......”这是公司成立大会上,吕东明为在场嘉宾描绘的蓝图,他们相信,未来可期。


    云涌风起之际,群英奋起之时。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这艘满载“空间产业梦”的巨轮

    定将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

    “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背景下

    开启探索空间领域的崭新篇章



    来源〡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文〡陈静、魏京华

    摄〡王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