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农业农村部马上要干这件事

    信息发布者:xinbachong
    2018-04-09 22:42:12    来源:刘宗超 甦茶荟   转载

    本文已被圣彼得堡国际生态安全大会采用,本文与原文标题有差异。

    刘宗超

    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生态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

         

           前提: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在农业部的基础上,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有关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整合,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现了政府优化职能与施政力度上的改革决心。

          这是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农村农业问题加快解决的重大举措。当前,生态恶化、脱贫攻坚、把青山绿水打造成金山银山的中国农业道路将是一场时间之战、效率之战、必然之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许多城市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农村的基本建设则相对落后。从生态安全和生态需求两个方面看,尚不能满足农村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首先是乡镇企业的普遍发展,许多农村的河流、水源地、土壤受到污染,焚烧秸秆等直到今天也没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农药化肥农膜的高投入,以及不规范的畜禽养殖业不仅导致农产品存在生态安全隐患,而且也同时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民自身也最先成为受害者;


          三是很多农村农民的生活基本要素得不到保障,如干净方便的应用水、厕所粪便、生活垃圾等还没有进入正常的供给与安全的循环处理。


          尽管有许许多多的原因来解释青年农民进城打工不愿意回农村,但是,不可否认,农村的生态供给不足也是不能忽视的一大因素。



    1   生态文明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健全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院原则:

    1、生态安全的原则

    与这一原则相悖的是:现在存续的许多农村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尤其是许多山区的村庄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存在生态安全隐患。也有一些村庄处于大型污染企业周围和下风下水处。还有一些村庄处于紫外线过量的区域、湿地、沙漠、极端干旱和极端寒冷地区、台风飓风和大风口等。

    2、绿色可持续原则

    与这一原则相悖的是:一些村庄处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失去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有些农村生态环境已被严重污染不可能再恢复地区。

    3、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一原则所要求的就是要“幼有所长、中有所为、老有所终”。与其相悖的是: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村,老人和孩子居多。

    如何将“衣、食、住、行、健、养、学、娱”贯穿到“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是当代农村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一定要千方百计使农村成为农民愿意长待、愿意回去的地方。

    4、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农村人口进城是为挣钱、农村人口不安心在农村是因为没有发展前途、农村人口不愿意常驻农村是因为生态需求供给不足。这必须要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才能解决。



    2   生态文明农村建设的工程路径

    要使农村的生态系统能够长期运行,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工程理念”扎扎实地将“衣、食、住、行、健、养、学、娱”基本生活环节与“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生态环节无缝连接,将农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赏心悦目、功能齐全、快捷方便的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农村建设就是要进行一系列生态工程的有机组合与无缝连接使之形成一个活的“有机生命体”,一个理想农村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六个环节的通量相等,必须“没有堰塞湖、也没有肠梗阻”。


           城市和农村的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用一句话给出最简洁的回答。其实,最简洁的答案就是有没有统一的下水道。也可说,一个城市的下水道能排泄多少污水,就是一个城市能建多大规模和容纳多少人口的边界。不是高楼大厦多、人口多就是城市,那些仅由化粪池小区拼凑起来的城市就跟本不能称作城市,那只能叫大农村。从这个视角看看我们这几十年疯狂建设的城市,究竟有多少能称为城市。又有多少城市的垃圾和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真正进行了处理,又有多少固体垃圾围城以及废泥废水偷排偷放充斥于河道、暗沟、暗槽和旷野,长期以来,这种无良行为导致环境恶化、每逢雨季臭水出露地面、每到夏季臭气熏天。


           鉴于以往的教训,因此,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前,就一定要认真勘察、首先做好上水下水排污管道和固液气垃圾处理设施,吸取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一定要达到生态安全和持续运营的要求。在能源电力供应方面,提前做好管线安排,避免隐患。在建设过程中做好工程规划,避免建设污染、尤其要处理好农村的下垫面,把农村建成海绵农村。


           要把农村建成低碳村,就是要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农村冬季取暖做到既能取暖又不会造成大气污染。要探索禁止焚烧农作秸秆与取暖科学结合的路径。目前,我国农村的大量建筑存在结构不合理状况,要以自然通风、采光为主,今后要尽量做到节能节水。


    通常,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上的能量损失。节能门窗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还可隔绝噪音,降低能耗。仅运用窗贴隔热膜对玻璃系统节能改造,就可节能三成。



    3    生态文明农村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政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


           改革开放3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发展迅猛,农村发展依然缓慢。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贫富悬殊拉大。信仰的缺失,心态的浮躁,文明意识的薄弱,加剧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身的矛盾。不少人富有者为富不仁,创造了财富的同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污染了江河湖泊、污染了土地、污染了大气,而举家移民,给当地的人民和政府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生态赤字。

           

          世界银行按照环境恢复法进行核算得出结论:靠污染产业获取一元钱、则要花费38元来恢复,有些污染即使花费再多的钱也是永久不可能再恢复了。一般会认为,农村的生态环境要好于城市,但事实却是从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品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粪便的处理、农业废物的处理等方面综合比较,农村的生态安全要低于城市。近15年来,农村面源污染成了主要的污染源,严重地影响农村人口的健康,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

          

          农村的人口分散、管线布局成本高,村村建设完善的生产、生活、分解、还原等基础设施几乎不可能。尽管各级政府做了很多尝试,如整村搬迁、山民下山、统一供生物燃气、集中饲养等,都没有解决问题。


          大城市具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大中城市高企的房价令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边缘化、生活质量很差、而留守在家乡的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照顾,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代代传。


          农民进城务工所得又投入到空心村的房子建设,既浪费了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客观上又为农村平添了一堆砖头钢筋水泥垃圾,生活质量仍旧难以提高。


          农村的建设让农民有了更近更有利于家庭生活居住环境的选择,农村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比原来要好,在农村居住的农民也能更方便地回村参与农村的生产、春节中秋也不用鞍马劳顿地回家、不仅节约路费,还可减轻政府为春节人口大迁徙所承受的交通运输压力。农村的建设为农村整合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农村将成为大部分农村人口和大中城市转移来的居民的新家园。


         农村的建设将能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将会成为新的财富聚集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国经济和财富的重心下移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安康。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生态恢复,生态保护和生态开发;二是有关生态的制度建设。比如恢复绿水青山,并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等。三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



                                               (2018年3月6日)

    作者: 刘宗超 简介                      

    刘宗超博士

    研究方向是生态文明与生态农业、现任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

    2006年当选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

    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生态文明观与信息增殖进化论”。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在国际上被称为“甦家”

    代表作是 1997年出《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出版《Outlook of Ecology  Civilization》(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宗超超所带领的团队获福特汽车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 2012年获生态哲学国际奖-----“柯布共同福祉奖”。

    在生态技术方面,开发了生态源肥料的生产加工技术,应用于土壤改良。从2003年起进行武夷岩茶的生态化持续种植与加工、已完成岩茶南迁惠州项目,改变了中国岩茶种植格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